把真情服务写在大地上——永安市供销社助推“

时间: 2024-07-15浏览:

  竹林下,竹农忙着挖冬笋;果园里,一辆辆三轮车满载着刚采摘下的水果奔跑;田间地头,连片的莴苣、包菜长势喜人……冬意浓郁的燕城大地,依然苍翠碧绿、生机勃勃,一幅幅丰收场景背后,是永安供销人长年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

  为农服务天地宽。近年来,永安市供销社强化党建引领,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坚守为农、务农、姓农根本方向,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根深扎进农村,让枝叶伸向市场,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推动供销合作事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供销社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永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1952年,走过了7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如何加快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为农服务综合性组织?

  “我们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通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延伸服务链条、优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激发供销合作社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和好处。”永安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何建辉说。

  走进永安小陶供销农资经营部,老旧的建筑、破损的台阶,时光刻下的印痕,见证着经营部30多年的打拼历程。

  “1992年供销社改制,我就承包了这家经营部,主要卖化肥、农药。”店主谢斌说,当年全镇就自己一家农资店,现在已经发展到70余家,竞争越来越激烈。

  几十年守着一家老店,经营规模、销售种类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如何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供销社就是响当当的老品牌,我们从来不卖假货,村民们相信我们。”谢斌说。

  品牌就是竞争力。近年来,永安市供销社持续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构建了以1个城区配送中心、6个乡镇配送点及95个经营网点组成的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不断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

  小陶供销农资经营部是95个经营网点之一,这一配送体系如何有机联动,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每年储肥前,我们依托乡镇基层社、配送点开展调研,及时掌握化肥、农药等主要品种到货数量、价格变化和农资需求情况,认真做好各项储备工作。”永安市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经理陈红星说。

  底数清,工作有的放矢。配送中心与省内外较大供货厂家进行对接,协调做好各项应急调度储备。2022-2023年,配送中心储备各类化肥6892吨、完成任务数的114.9%,2023-2024年化肥储备任务已完成过半。

  配送中心有了足量储备,乡镇配送点和村级经营网点有需求时,可以第一时间实现农资商品到乡、进村、入户,最大程度节约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储肥工作只是任务之一,我们还要尽社会责任。”陈红星说,配送中心要密切关注农资价格走势,确保农资商品不脱销,并参与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专项行动,积极推广绿色无公害商品。

  “现在农资价格透明,物流便利,卖农资就是卖服务。”永安供销新寨综合服务站负责人刘钧伟对此深有感触。

  1998年,刘钧伟租赁新寨综合服务站销售化肥、农药,主要服务对象是果农、菜农和竹农。“只要用户有需要,我们可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把化肥、农药送到指定地点,事后还要观察使用情况,真正让农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刘钧伟说。

  为了加快农资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永安市供销社成立庄稼医院,不断延伸拓展服务链条,全方位开展为农服务。

  “我们依托辖区内15所庄稼医院,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优化农资供应结构,扩大适销对路农资品种销售,努力做到量质并重、质优价稳、产销双赢。”永安市供销社副主任余苗说。

  测土配肥,是庄稼医院推出的另一项试点服务。青水供销社开展试点,完成覆盖全乡共80个点的测土取样、研发配肥等工作,销售新型智能化肥3000余吨,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约400万元。

  聚焦主责主业,锐意改革创新,加快农资送地头、服务进田间,促进了优质农资产销对接,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我们以永安笋竹等特色农业产业为抓手,全力打造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打响‘永安笋干’‘永安冬笋’等特色品牌。”何建辉说。

  12月7日下午5点,走进永安闽笋交易市场,车辆穿梭、人头攒动,当天从山里挖来的冬笋在各家商店堆成一座座小山。

  “今年从9月20日就开始收购冬笋,现在每天收购量都在两三万斤,价格每天都不一样,主要销往上海、江浙一带。”永安市昇辉笋竹林业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盛民说。

  眼前的这个交易市场,2012年由永安市供销社全资直属企业永安市百合商厦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兴建,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集交易、仓储、冷藏、检测、运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成为当地笋交易集散地。

  有了专业市场,永安笋商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转变,如何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成为永安市供销社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通过外出考察、邀请生产企业来永安考察等方式,与交易市场内各商户沟通交流、达成合作,引导商户、农户在产品生产、加工等环节下功夫,以‘平台+产业链条延伸’方式,不断提高永安闽笋深加工水平。”何建辉说,目前永安笋商已开发出复水笋干、即食笋、调味卤笋等产品,正在向预制菜方向发展。

  品牌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永安市供销社举办各类展会,组织商户外出参展,开展电商直播,并以“永安笋干”“永安冬笋”获批地理标志商标为契机,统一商品标识、包装和对外宣传,不断提高交易市场的知名度、影响力。

  抢抓沪明对口合作机遇,永安市供销社积极促成“笋帮公栈”品牌与上海蔬菜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先后在上海蔬菜集团旗下江桥、江杨、三林、西郊等4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开设了“笋帮公栈”直销仓,搭建了永安笋类产品“绿色通道”,有效巩固和提高了永安闽笋产品在江浙沪一带的市场份额,促进笋业增收。

  金融活水,润泽产业发展。永安市供销社创新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先后与邮储银行、农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出“福笋贷”系列金融产品,解决商户难题,促进市场发展。

  “贷款利率较低、手续简便,可以有效缓解我们等难题。”永安姑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肖淦对此连连点赞。

  截至目前,交易市场办理“福笋贷”“邮好贷”及其他各类贷款的商户有204户(次),贷款金额达8000余万元。

  搭建交易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打响品牌,有效提升了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竞争力。截至2022年底,闽笋交易市场入驻商户145家,年交易额约20亿元,有效推动了永安及周边省市县笋类产品的销售,直接带动笋(竹)农3.2万户8万多人,人均笋(竹)农收入增长4800元,辐射周边市县带动农户6万多户20余万人。

  做大做强永安闽笋交易市场,是永安市供销社搭建平台,助推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山门的生动注脚。截至目前,永安市供销社推动永安农特产品成功入驻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联动全上海16个区18家“百县百品”直营店;打造永安市水果批发交易市场,入驻商户16家,年交易额约1.5亿元,带动果农4万多户、12万人,户均增收1000多元;以农资网络为依托,设立95个农药包装废弃物专门回收场所,累计处理农药瓶约160吨……

  新时代,新供销。永安市供销社加快综合改革步子,不断拓展新领域,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提升服务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我们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通过项目扶持、盘活资产、争取资金等方式,着力打造为农服务综合体,进一步拓展为农服务功能,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多样化服务。”何建辉说。

  永安市贡川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除了农资销售等常规服务外,还结合古镇特色,吸纳了一批农具加工、木材加工等产业主体入驻,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中心。

  目前,贡川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已累计“引进来”各类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11家,年营业收益额约1500万元,带动当地农户1000余户就业。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惠农中心发展新模式,是永安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的又一亮点。

  小陶新寨综合服务社完成升级改造后,现已涵盖农资、日用品、农产品、餐饮、信息、物流、代收代办等多种服务功能,可以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二楼还是空的,我们计划引进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商等经营主体,与现有业态形成互补,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小陶供销社主任冯学强说。

  永安市供销社与安砂镇政府合作,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对闲置的安砂供销社旧办公楼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安砂苏区游客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及特色民宿。

  在西洋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二期项目正加快建设,项目立足当地特色水果资源,采取“电商+物流”形式,助推地方发展。

  做足“供销+”文章,探索惠农服务新模式,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永安市供销社先后获得总社“百强县级社”等荣誉称号,小陶、青水供销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社标杆社。

  奋进新征程,永安市供销社正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中更好地发挥独特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篇章。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