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生态美产业兴 美丽乡村故事多三明特色美

时间: 2023-12-25浏览:

  在三明市持续深化“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让缕缕乡愁不断拉近与美丽村庄距离的过程中,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有趣故事正不断涌现。

  在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村口大石上,“沙县小吃第一村”七个大字,表明这个山清水秀的古村落,是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起点。

  热气腾腾的“寻根追味”小吃街上,扁肉、金包银、烫嘴豆腐等小吃的烟火气迎面扑来。

  自从村里把村民住宅之间的空地充分利用起来,改造成小吃一条街,让村民们在家门口经营沙县小吃后,很多游客便慕名而来,希望来到沙县小吃第一村寻找美食的根源。这也成为了这条街取名“寻根追味”街的由来。

  “去年,我们对这条街进行了整体提升,把水泥路面改造成石板路、增加了门店挑檐、统一了店招,改善门店经营卫生环境等,提升游客体验感,让游客能够在这里品尝到最正宗的小吃美食。仅去年一年,我们就有超过20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俞邦村也成为展示沙县小吃的一个重要窗口。”俞邦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松介绍道。

  得益于沙县小吃带动了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振兴,村民张香娣获益匪浅。年轻时,张香娣也曾是“小吃大军”中的一员。她自豪地说,靠着做小吃,她家盖上了新房,还买了新车。2017年,她返乡后在家门口支了个摊位,卖起了烫嘴豆腐和灯盏糕。

  一年多来,俞邦村紧握“156”乡村建设“指挥棒”,依托“跨村联建”基层党建模式,联合周边长阜、松林、儒元、东街、西街等5个村党支部,成立俞邦片区党委,实现了抱团发展。2021年,俞邦村村财收入突破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8320元,累计辐射带动各联建村增收15万余元。

  扁肉是砖,拌面是钢。如今,沙县小吃正成为一个特色富民产业,带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

  盛夏的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溪水潺潺,石板路蜿蜒而上,青瓦土墙的古民居坐落在山间

  “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历史浓厚,来到这里,心能立刻沉静下来。这也是我爱上这个怡然恬静古村的原因。”桂峰村讲解员张玉清说。

  毕业于三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她,因一场美丽邂逅,在古村落里结婚生子并安家落户。

  近些年来,村里的古民居逐步修缮,村庄人居环境愈发整洁,村内配套设施日益齐全,张玉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自从村里大力发展旅游后,我们夫妻二人便留村创业,有了一个集生态休闲、康养度假、亲子体验为一体的实在家庭农场民宿。”取名“实在”,不仅是张玉清创业的初衷,也是她享受到乡村“文化+”旅游融合的切实红利。

  2016年起,桂峰村以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以保护古村落核心区为主,开发利用为辅,通过桂峰蔡氏祭祖大典和春节迎竹蛇灯、“古村风情”摄影展、晒秋节、“晒族谱 传祖训”等传统民俗活动,培育古村文明乡风,迎来了自己的“文化复兴”。

  搭上村庄以文化铸魂,打造乡村“软实力”的顺风车,张玉清感叹自己的民宿生意越来越红火:“特别是遇到传统民俗活动期间,我们的生意更是火爆,早早一个月前,民宿就已被省内外游客预订完毕。”

  如今,在村里,像张玉清一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美好的日子更是体现在漂亮的发展成绩单上:村内旅游年收入达550万元,村民旅游从业人员达113人,人均旅游收入达5760元。

  6月25日是尤溪县梅仙镇人大主席候选人邱蕾驻村满月的日子。一个月来,从党员带头、项目众筹,到“居民夜谈”、村社一体,再到打造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她零距离感受到了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美丽村庄”聚民心的全过程。

  走进村庄,极具特色的“十二生肖亭”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欣赏的是美景,凝聚的是民心。“原先,村里有按姓氏、房头划分小圈子的旧习,久而久之也就累积了不少纠纷。”邱蕾将“十二生肖亭”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为了打破村庄长久的宗族观念,村里组织相同属相的村民,共同出资筹建“十二生肖亭”,并且在这里共同说事议事,邻里关系逐渐融洽。

  不仅如此,半山村还利用“居民夜谈会”,茅草屋谏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意民盼,并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统一流转经营权方式,盘活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资源,由村民“折价入股”并享受分红。

  截至目前,通过群事群议共解决微乐园选址、夜景灯光设计等问题110多个,倡导“三诚”文化,全村评定“信用户”209户,合作社累计分红132万元。

  此外,村里还实行“新知青”引进计划,引进了2名国家级艺术家、1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常态化学习或创业;采取“党组织+党员+致富能手”模式,吸引一批长期在外的泥水工、木工、厨师等乡村手艺人回村创业致富,全村外出人口从2015年的860人减少到50余人。

  “在这里,诚心引才、精心用才、真心留才成了乡村振兴的法宝。”邱蕾期待着在往后驻村的日子里,能给村民带来更多幸福感。

  青砖、黛瓦、白墙,一栋栋风格统一的小洋楼旁绿树成荫,好似画中田园风景。这是九龙溪畔霞鹤村的美丽一景。这个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的村庄,如今已经成为沉醉田园风光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霞鹤村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公园”。永安市曹远镇霞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吉杰介绍,2014年,霞鹤村由村民出资入股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由霞鹤村委会、合作社、福建省绿园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实行“股权合作、承包经营、固定回报、持续发展”,真正把松散的农户、零散的土地、闲散的资金、分散的经营有效聚合起来,逐步实现田园变公园、村民变股民、务农变务工、产品变礼品。

  村民黄春奎就成了实实在在的股民。村里在成立合作社后,他就入了股。“现在,我在村里的霞鹤农庄当保安,每个月能领上近2000元的工资,额外每年我还能从合作社分红2000多元,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坦了。”黄春奎感慨道。

  因地制宜,用好生态振兴“点睛笔”,让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霞鹤村还建造民俗园,设立粿条坊、豆腐坊、酿酒坊等,通过村企共建流转集体和农户闲置土地165亩,以公司化运营带动5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33元。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霞鹤村的发展没有“休止符”,以现代综合农业发展为重点,打造近郊乡村旅游基地的步子仍在大步迈进。

  6月25日,永安市贡川镇龙大村新村二期村民李锦柳,在石墨烯产业园打工之余,迎来了自己的休息日,也迎来了庭院的“扮靓日”。利用旧陶罐制作种花容器,用泥土砾石填充,把多肉植物放置进去,李锦柳不停地捯饬忙活着。

  像这样的周末,李锦柳就喜欢待在庭院里,研究花草种植,一来是兴趣使然,二来则是被村里的“积分制”激发起的动力。

  2019年,龙大村结合“镇争位、村争旗、户争牌、人争星”乡村振兴的“四争”行动,引入《龙大村积分制管理办法》,每月围绕布局美、洁净美、整齐美、绿化美、特色美等“五美”开展“美丽庭院”现场评比,将乡村治理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以小积分撬动大能量,并通过“以奖代补”“投工投劳”等工作机制,让村民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乡村建设理念。

  长期位列“积分”榜前列的村民姜兰英,家里的庭前、屋后都栽满了各色花草瓜果,宛若一个世外桃源。这也成了李锦柳学习的榜样:

  “以前因为农村生活习惯,村里的环境卫生并不好。现在通过每月现场评比、积分获得的方式,我们都乐意将家门口打扫干净,漂亮的庭院还能赢得高积分,去超市兑换洗洁精、洗衣粉、酱油、食用盐等日常生活用品,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庭院我做主,我的庭院最美丽!”在龙大村,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了妇女们化身优秀庭院设计师的动力。一方庭院成为一处风景,妇女撑起乡村治理“半边天”,也串起了美丽乡村的一片天。

  生态美、产业兴,乡村振兴底气更足。在示范带动下,如今的三明,美丽乡村建设的动人故事仍在不断上演。(图文由三明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