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读书会推荐书籍第34期:教育是迟来的子弹?
翻开关于《帕夫雷什中学》的笔记,苏霍姆林斯基的身影先于文字浮现——他是二战中负伤的战士,是辞去向教育局局长职位、扎根农村校园22年的校长,更是顶着压力坚持“教育人性”的勇者。在他的坚守下,一所战火中满目疮痍的学校,蜕变为享誉世界的基础教育名校,与伊顿公学等并肩,这份执着本身,就是对教育本质的最好诠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劳动是“为未来而工作”。初读时只觉是教育者的理想,直到笔记中那句“教育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才猛然读懂其中深意。我们总在人生某个节点,与过往的教育撞个满怀:升学考公时,才懂《范进中举》里的挣扎;求职碰壁时,才品出孔乙己长衫的重量;谈婚论嫁时,才共情《孔雀东南飞》的无奈。那些课堂上读过的文字、听过的道理,并非当时就能消化,而是像一颗提前射出的子弹,在岁月里飞行,直到我们拥有足够的阅历,才被精准击中。
这便是教育的神奇之处——它不急于求成,带着长期性与滞后性,却始终藏着前瞻性。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的22年,没有追求立竿见影的成绩,而是默默培育学生的品格与思想。他知道,今天在孩子心中种下的种子,或许要十几年、几十年后才会发芽。就像我们当年在课本里学到的知识、感悟的情感,看似被遗忘在记忆角落,却在人生的某个转角,突然让我们豁然开朗。
合起笔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仍在回响。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教育从不是灌输与强迫,而是耐心等待与用心陪伴。每一次课堂上的讲解,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是在为未来的某一刻蓄力。当我们在生活中突然读懂过往的教育时,那不仅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更是教育完成闭环的时刻,是苏霍姆林斯基口中“为未来工作”的最好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信良记董事长李剑“悬赏20万元”叫板罗永浩 预制菜国标前夜,餐饮人现实困境求解
西贝上海中心门店客流量不降反增,员工称“今天使用的西兰花是8月14日的”
70岁米歇尔表白52岁巩俐:嫁给我,我年入5亿!巩俐:我每周做4次有氧运动,你跟得上吗?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28888 元,海贝 HIBY RS8 二代旗舰 Hi-Fi 播放器发布
289 元雷神推出 V20 Pro 带屏自带线HX + RTX50 系版本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