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六个严峻问题2024-05-30教育问

时间: 2024-05-30浏览:

  1、大学分等级,录取分数不同,一考定前途,导致中小学不断内卷,家长累,学生苦。孩子因为锻炼少,睡眠不足,身体素质下降。

  2、社会需要的是单科人才,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一件事做好就可以了,而大学选拔的是全科人才,很多偏科学生失去了学习深造的机会,甚至在中小学就不被重视。

  3、总分制度指挥中小学教育,对弱势科目进行补课,催生了校外培训机构的产生,加剧了内卷,增加了家庭负担。

  5、大学收费改革之后不断进行扩招,大批毕业生不能就业,而很多企业却出现用工荒,破坏了人才结构。

  6、古人的“十年寒窗”如今变成了二十多年,超长的教育年限推迟了初婚年龄,改变了年轻人的婚育观念,降低了出生率。

  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最基本的教育方针。其最初的宗旨是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后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一般理解是,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正好九年。

  计划生育时期,为达到晚婚晚育目的,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延长了一年,总共12年,其中初三和高三基本上是复习。

  因为12年的教育似乎违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我们牵强附会地把九年义务教育说成是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除外。

  实际上当初很多小学和初中存在各种类似学费的费用,称为学杂费,高中依然是有各种学杂费,并没有真正的学费。高中教师仍然是国家财政开工资,不需要学生的学费来支撑。

  根据《义务教育法》最初的精神,义务教育的本质是强制性,全面性,不允许出现文盲,并不是必须多少年。当时大学也是免费的,为何没有把大学也说成义务教育呢?

  所以,我国当初的教育体制是,5+2+2九年义务教育(当时上学年龄比现在晚),然后少数人免费上大学,大部分人开始踏入社会了。

  答案:少数。成功人士依靠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抓住了一些机遇,成就了一番事业,其学历并没有起很大作用。说白了,成功人士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学校并没有培养。

  答案:极少数。记得有篇文章说,高考状元走向社会后,事业平平,偶有落魄者。因为他们更擅长做题和考试,社会真正需要的能力并不具备。

  钱学森评价当今教育说:建国以来,我国培养了数以千万的大学生,但是,没有一个学生的成就,可以与民国时期的大师相提并论。

  笔者认为,大师级人才在小时候可能是偏科学生(例子很多,中外都有),但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因为其总分低,便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此被埋没。

  古代是精英教育,读书目的是成为杰出人物;当今是义务教育,读书目的是提升文化素养,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现在的教育仍然贯穿着精英思想,青少年儿童都有远大理想,将来都想当这个家,那个家,要出人头地。

  然而,现实很残酷,国家的高端领域只需要少数人,绝大多数的梦想是实现不了的。

  社会上的行业不仅是三百六十行,可能有三千六百行,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人来做,否则社会就无法运转。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一件事做好做精,成功不请自来,财富不请自来。然而,一个想当科学家的少年,在梦想中长大,怎么能去工厂打工呢?

  1、九年义务教育,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为18岁之后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打基础。

  2、知识难度降低,作业无须课外辅导,减少无用知识的灌输,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发展职业教育,中等的有各类技校、职高等,高等的有各类职业技术学院等,针对性为社会培养人才。

  4、大学招生逐渐淡化总分概念,着重选拔单科人才,培养高精尖学术精英,增加自主招生,高考招生重点看本专业分数,总分做参考。

  这样做:学生负担减轻了,童年快乐成长;结婚年龄不过度后推,提升出生率;培训机构自动消失,不用花这么大力气来整顿;用工荒问题迎刃而解,让年轻人踏实工作,不要好高骛远;高精尖人才辈出,为强国做贡献。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