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营养健康科普系列常识 健康吃蛋必须要

时间: 2024-06-18浏览:

  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蛋制品等,是人类重要蛋白质来源。鸡蛋是所有蛋中最重要也是经常食用的食物,它因含有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成分,被称做“理想蛋白”。蛋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健康吃蛋,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我们要知道以下四件事。

  应选择新鲜的鸡蛋,久置的鸡蛋会变质、营养流失、甚至滋生细菌,食用后会影响健康。选购时首先观察鸡蛋外壳,新鲜的蛋壳颜色鲜艳,无裂痕、无沙眼,表面有一层白霜状的粉末;同时轻敲蛋壳听声音,新鲜的蛋声音清脆,而开始变质的蛋则发出沉闷的声音;也可以通过摇晃蛋壳感受其内部状态,新鲜的蛋摇晃后无晃动感,而开始变质的蛋则有明显的晃动声。存储过程中发现变质的鸡蛋要丢弃,不能食用。

  蛋的各种营养素和含量主要集中在蛋黄部位,食用时尽量不要丢弃蛋黄。不同的烹饪方法会影响蛋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1.水煮蛋:加热温度低,营养全面保留;烹饪时鸡蛋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5-6分。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白变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

  2.鸡蛋羹:搅拌时不放油盐,防止蛋白质变性;蒸蛋羹时可加入少许牛奶,能让其口感更滑嫩,营养含量也更高。利于消化吸收功能弱、幼儿、老人、病后初愈的人群食用。

  3.水煮荷包蛋:加热温度较低,水溶性维生素有少许损失;水沸时打入鸡蛋,转至文火煨熟。

  4.煎蛋:加热温度高,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都有损失。煎蛋时最好用小火,少油为宜。水煎蛋的营养损失较油煎蛋小。

  鸡蛋中含有的卵磷脂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且蛋黄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较少,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引起血脂上升,但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丰富,食用过多仍会导致机体胆固醇超标,造成血脂异常,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蛋白质需经肝脏、肾脏代谢,肝肾疾病患者不可摄入过多蛋白质,需慎食鸡蛋,更不能食用过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健康成人鸡蛋食用量为每天1-2个,已患有高脂血症及肝肾疾病患者需专业医生指导下进食。

  1.不食用未煮熟的鸡蛋,例如生蛋、溏心蛋。这类鸡蛋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同时含有大肠杆菌,容易引起腹泻。

  3.吃完蛋后不宜立即饮茶,茶叶中大量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使肠道减慢,引起便秘,会增加有毒物质吸收的可能性。

  4.吃完蛋后不易立即喝豆浆,豆浆中的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损失,降低二者营养价值。

  5.不宜食用隔夜蛋,茶叶蛋,这类鸡蛋反复蒸煮营养价值会降低很多,茶叶与蛋白质混合会产生有害物质。

  总之,健康吃蛋需要注意选择新鲜鸡蛋、吃全蛋、适量摄入、了解食用误区,遵循以上原则,我们会在享受鸡蛋带来的营养美味时又获得了身体上的健康。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