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的全新打开方式三明有什么土特产
冬日暖阳,又到了烤地瓜“出圈”的季节。我们吃地瓜的时候,到底在吃地瓜的哪里?
地瓜,又叫甘薯,在长期进化中,产生了膨大的储藏根,里面贮藏着大量淀粉等营养物质。这一点,与同为薯类作物的马铃薯截然不同。后者以块茎为取食部位。
但其实地瓜藤——茎和叶,也是可以吃的。只不过,由于口感不佳,过去地瓜藤多用来给猪加餐。也有农民掐尖做菜,但也只是少量尝鲜。
富有想象力的育种家,选育出了专门的菜用型甘薯品种,也就是近年来市场走俏的地瓜叶。作为甘薯家族中的“特长生”,地瓜叶摆脱了传统甘薯藤的苦涩味,并且鲜嫩爽口,还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等。
中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品种鉴定和省级审定的菜用型甘薯“福薯7-6”,就来自福建选育。目前全国地瓜叶市场上的“顶流”——“福菜薯18号”也来自福建。
甘薯和马铃薯的祖先,都来自遥远的中南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两薯一起被作为异域礼物进献给欧洲王室。但甘薯并不怎么受待见,反倒是马铃薯逐渐占据欧洲人的餐桌。从欧洲二次出海,扩散到东南亚等地后,甘薯才逆袭成为各地主粮。
福州乌山上的先薯亭,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万历年间,福州大旱,饥民遍地。在菲律宾经商的福州长乐人陈振龙,冒险带回薯苗,试种成功后报告巡抚金学曾,教导百姓广为种植。远道而来的甘薯成为缓解当时旱饥的“救命稻草”。百姓感念于此,在乌山修建此亭。此后,这一抗旱、耐瘠薄、产量高的功勋作物,从福建走向全国。目前,甘薯已是全国第五、福建第二大粮食作物。
正式开展甘薯育种研究,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此前,国内使用面积最大的优良品种,还是来自日本的“胜利百号”。
1955年,安溪农民陈罗庚从甘薯植株上获取数粒天然杂交种子,从中培育出了高产品种“新种花”。该品种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建的主栽品种。此后,省农科院等省内科研机构纷纷开展甘薯育种研究。
当时的育种第一目标是高产,粮饲兼用型品种是主流。20世纪80年代,福建广泛开展甘薯“五改”,通过改品种、改扦插密度、改耕作制度、改施肥方式、改病虫害防治手段,实现了“亩产万斤薯”,成为全国甘薯高产的典型。
世纪之交,人们逐渐从“要吃得饱”转向“要吃得好”,甘薯地位也悄然发生改变——粮饲用途逐渐弱化,鲜食、加工等用途的占比越来越高,育种方向随之转变。
“从以兼用型品种为主,转向专用型品种百花齐放的时代。”省农科院副院长汤浩说,福建甘薯产业已形成鲜食、淀粉加工、地瓜干加工三大类型,对应的新品种层出不穷。在此基础上,富含花青素的紫薯、菜用型甘薯等全新品类,让这一传统作物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其实,民间早有食用地瓜叶的传统。种植户习惯在雨后甘薯长出嫩叶时,掐尖炒着吃。不过,这种地瓜叶不仅难以形成产量,口感还很差,带有明显的苦涩味。因此,更多的地瓜藤只能在薯块收获后用作饲料。
“地瓜叶是很好的营养来源。”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邱思鑫说,甘薯茎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蛋白质以及生理碱性物质,而且抗逆性强、产量高、生长快,在“春淡”“秋淡”时期,可作为绿叶菜市场的重要补充。同时,甘薯茎尖很少受十字花科害虫危害,生长过程中少用农药,是理想的健康蔬菜。
什么样的品种才适合菜用?首先,它得像蔬菜:鲜嫩、粗纤维少、有清甜感、没有苦涩味。再者,可食用的部分要够长,分枝要够多,生力要够强,能实现量产。
有了明确的育种目标,无外乎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找到潜力股,通过杂交手段,将众多优点聚合到一起。
要开展人工杂交,就要等到花期进行人工授粉。但甘薯是一种很特殊的植物,喜高温和短日照。一般来说,到了北纬23度以北地区,它就不开花了。即便是在福建,也不是所有品种都能在自然状态下开花。
天性不爱开花?就用它的近亲牵牛花作砧木嫁接,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喜短日照?就创造条件,让其置身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之中;缺少刺激?就用专门的生长调节剂加以诱导。此外,植物在逆境下,容易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如控水造成干旱条件,人为创造逆境,也是人工诱导开花的方法。
“在开花的前一天傍晚,剥开花蕾,用镊子去除其中的雄蕊。”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邱永祥说,第二天早上五六点,甘薯花次第开放。他们就要争分夺秒,采集父本花粉,为已去雄的母本授粉。甘薯花期很短,到了午后花朵便逐渐凋谢,加上气温升高后昆虫出来捣乱,留给人工授粉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最有经验的育种工作者,一小时也只能为二三十朵甘薯花授粉。
与一对一配对方式不同,计划集团杂交营造了一个大型相亲市场。育种家们根据育种目标,海选出多个育种材料,随机播种于同一个田块内。这些千挑万选出来的“青年才俊”,各有所长,自由配对。
到了收获季节,育种工作者一一收集“自由恋爱”的结晶——种子,来年集中播种,从中选拔最优秀的后代,再通过无性繁殖,扩繁出可在生产上使用的种薯和种苗。只不过,这些“天选之子”身世成谜,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好在,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为其找到生身父亲。
“看似随机,其实一切都在计划掌控之内。”邱永祥说,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杂交组合,加速了育种进程。不过,也不是所有作物都适用这套方法。甘薯的特殊之处在于,虽然雌雄同花,但自交结实率极低,一般在3%以内,最高的品种也不超过20%,即使是自交结实,自交种子的生活力也很弱。这就能保证,计划集团杂交的产物,大部分都是杂交后代。
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菜用型甘薯品种“福薯7-6”,便是计划集团杂交的成果。它的母亲是“白胜”,父亲则可能是“福薯26”“台农68”或“A48”。“福薯7-6”的出现,开创了我国甘薯利用的新途径,也在绿叶蔬菜市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在它之后问世的“福菜薯18号”,则是断层式领先品种。它由“泉薯830”与“台农71”杂交选育而成,烫煮后依旧翠绿,清香带甜味,入口滑腻。推广10余年后,其综合性状依然无竞品可超越。目前,“福菜薯18号”占据全国地瓜叶市场70%以上份额。
入冬后,莆田市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的蔬菜基地内,100多亩甘薯地上搭起了一座座蓝色薄膜覆盖的小拱棚。这片基地种植的正是明星品种“福菜薯18号”。甘薯天生怕冷,有了小拱棚辅助越冬,地瓜叶冬季也能如期上市。
2012年,兴田公司董事长严生仁从省农科院引进了这一品种。那时候,地瓜叶在蔬菜市场上还是新鲜事物。
“一开始,我们采用买菜送地瓜叶的策略,进行市场培育。”严生仁说,经过三年的推广,消费者对地瓜叶有了全新的认知。原来,地瓜叶不仅可以用来喂猪,还是上佳的蔬菜。和传统地瓜叶不同,菜用甘薯不用撕皮就能食用,清脆爽口,没有塞牙之感。
菜用甘薯不仅好吃,还好种。不过,种植模式与普通甘薯有所不同。普通甘薯一亩地只能种3000株左右,但菜用甘薯的种植密度可达到每亩六七千株。因此,地下薯块膨大空间有限,营养都用来供给茎叶生长。只要有充足的肥水,地瓜叶就能茁壮成长,在水热条件最好的夏季,不到一周就能收割一茬。在莆田,一亩地一年可收获万把斤地瓜叶。目前,兴田公司供应生鲜电商企业的“福菜薯18号”,每斤价格约2.5元。这么算下来,亩年产值近3万元。
由于其植株多呈半匍匐状,普通机械采收机束手无策,地瓜叶采收只能依赖人工。在长势最好的季节,一个熟练工一天最多也只能收割几百斤。根据严生仁的测算,生产一斤地瓜叶,光是采收环节的人工成本就不低于0.5元,占了田间收购价的20%。更重要的是,到了大忙季,采收集中,一时很难招到足够的采工。因此,虽然市场空间不小,但不少种植者不敢扩大生产规模,就怕产量上来了,采收跟不上。
“理想株型是决定能否实现机械化采收的关键。”邱永祥说,所谓理想株型,要具备几大条件:茎叶直立紧凑,分枝生长速度一致,耐机械破碎,如此才能便于机械剪切,且剪切后长度规整,易于收纳、捆扎,还不影响植株后续生长。
在这样的育种思路下,邱永祥团队通过计划集团杂交,选育出了我国第一个适合机械采收的菜用甘薯品种——“福菜薯22号”。不过,农业机械化不能光依赖品种,还需要农机农艺充分融合,亟待研发出专用型采收机具。
产业端对菜用甘薯品种还有更多的期待。前面提到甘薯不抗寒,在福建,即便有小拱棚加持,也很难做到周年供应,春节前后最冷的季节多为空档。这就需要选育出适应性更强、更耐冷的品种。此外,甘薯烫煮后便呈现软绵绵的形态,如果能像菜心一样根根分明,便能提升卖相。
“市场有所呼,科研有所应。”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说,我省正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甘薯联合育种攻关项目,围绕市场对菜用甘薯的新需求,进一步加大联合攻关力度,力争育成一批优质、高产、耐冷、适应性强、适宜机收的突破性菜用甘薯新品种应用于生产。(记者 张辉文\图)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