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做德育要有定力

时间: 2024-09-01浏览:

  学校管理者的定力不会凭空而来,需要有对德育的意义、性质、方式、特点了解并有深刻的认知。,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保有并“扩而充之”恻隐、羞耻、辞让、是非之心,自古以来都是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德育虽然高居“五育”之首,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不能把德育当成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一样,以为可以通过增开课时来完成,或者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效果。这是因为“德”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个人的“现实总和”,体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行为修养,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德育之所以居“五育”之首,是因为它能影响其他“四育”的学,整合其他“四育”的功能,统帅其他“四育”发挥作用。

  德育的效果不是“知道”,而是实际行动,或者说是具体表现。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把德育做成了知识教育,一方面满足于学生的“知道”、表决心,一方面又为学生种种不良的行为而纠结,甚至为学生屡禁不止的违纪而焦虑。德育的效果首先表现为一种认同,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怀疑的过程,这就应允许学生试错;其次表现为一种自觉,而一种行为由约束成为自觉必须经过一个过程,这就应允许学生犯错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如果我们不能明白德育的这个特点,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做德育,结果必然会越做越沮丧,直到最后为做而做。

  “德”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德育应该也能够具体化,关键是要寻找到合适的载体。德育的载体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德育,比如系统规划,分年级设计目标,确立重点,追求整体育人;从学校、年级、班级层面明确不同岗位的德育职责,做到全员育人;根据学校办学目标,整体开发有关课程,实现课程育人。二是消极的德育,根据学校特点和办学需要,列出学生行为的负面清单,明确每一个负面行为所要受到的处罚,并及时而有策略地进行处罚教育。德育的方式尤其是积极德育方式,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

  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愿景,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明确“德”的内涵,做好“人”的画像,寻找“立”的方法,探索“树”的途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