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为了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而我们把“饭票

时间: 2024-09-14浏览:

  到了高考这些日子,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考得好的,摆席吃酒,争相庆祝;考得不好的,垂头丧气,万念俱灰。高考好像一道分水岭,决定着人生的走向。我反复思考中国的高考,这个相对而言“一考定终身”的家伙,被人鼓吹为相对公平的家伙,是怎样一个存在。

  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接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按道理来说,是为了继承前辈的成果。人类之所以在不断进步,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研究出了成果,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被后人通过学继承,然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研究发明或发现新的成果,如此一浪高过一浪,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简而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继承与发展。

  通过学,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再去发明或发现新的东西,被后人继承。在各个领域都应该这样。我特别推崇启发式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人的脑细胞沉睡得太多了,通过启发式教育唤醒它们,可以说潜力无穷。人的脑细胞,有很多是打了“封印”的,可能一生都在沉睡。有研究认为,正常人脑潜能只用了不到5%,另外95%的大脑潜能尚待开发与利用。最好的教育,就是唤醒这95%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为什么美欧西方大学的教育被世界推崇,我认为就是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比我们要好,他们的教育,往往可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来。

  中国有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毋庸置疑是一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他为中国的大学不能像美西方大学那样培养出高精尖人才而焦虑,所以提出了一个要求中国人自己人人回答的问题,不只教育家要回答,每个人都要思考,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我认为我国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太功利性了。以前的教育,学而优则仕,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当官。中国古代的状元,戏文中唱的,要么做翰林院编修,要么做龙图阁大学士,要么做八府巡按,或者哪个州哪个府的长官,总之被收入体制内,为皇家服务。后来发展到新中国时期,不时兴考状元了,改成高考上大学了。那么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包分配,考上就是“铁饭碗”,上大学之所以被人们羡慕,不是因为他学问有多大,而是因为他端上了“铁饭碗”。再后来,废除了“铁饭碗”,不包分配了,那么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毕业后找工作,这是一块“敲门砖”,因为各个工作岗位的招聘都有要求,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没有这块“敲门砖”,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见不到人事主管部门的领导。

  虽然功利,但很现实。这就是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当然,上大学还有一些附带的“福利”,比如拥有大学同学的人脉资源,未来走上社会可用;比如找个对象,学历高低也是考核指标之一。总之接受高等教育,都是与利益挂钩的,功利性特别强。至于培养出的这些人才,是不是可以发明、发现新的东西,推动人类进步或社会进步,不是人们所关心的。人们最关心的是他因此获得了什么权势,或挣到了多少钱。中科院院士、那个咬牙切齿唱衰中国“原创性创新为零”、中国科学不如美国的,实际上点明的就是中国教育理念出现的这些问题,给我们敲警钟呢。我虽然不认同院士的全部观点,但也确实觉得他偏激的观点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提起高度重视。

  在教育理念上与发达接轨,让中国的清华、北大这些名牌大学赶上并超过美西方的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学院这些大学,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为我所用,是教育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如能实现,则中国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