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完美的宴席”!京城美食家霍权点赞泉州
“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道地的本港食材,加上精湛的烹饪技艺,构成一桌完美的宴席!”
京城美食家霍权口中这桌完美的宴席,正是泉州“一县一桌菜”中他心心念念的“宋元海丝宴”。
霍权,人称霍爷,饮食文化学者,“盛宴雅集”召集人。上个月,在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的《酱油是什么》美食纪录片“泉州篇”中,他深情地寻访了泉州酱油文化与《山家清供》的故事。
几天前,他再次来到泉州寻迹“海丝航标”,听闻“宋元海丝宴”背后故事,与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专家顾问许晓春、杨炜峰等深度交流。
“蟹酿橙”是宋元海丝宴的一道经典菜品,它和其他10多道菜肴一样,都是从宋代饮食文化著作《山家清供》里复刻出来的。这本书成书于作者林洪在江浙游历期间,“蟹酿橙”的蟹自然是河蟹,但由“河”到“海”,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转换的。
原来,最初复原的“蟹酿橙”,海蟹与橙的味道无法融合在一起。经过改良,最终锁定肥美的石湖红膏蟳和肉甜多汁、个大皮厚的橙子,最终出品的“蟹酿橙”,才有了让霍爷叫绝的风味。
“石湖红膏蟳,赢过高丽参。”红膏蟳的营养价值高,是石狮市第一个鲜活海产类产品注册商标。红膏蟳生长的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处在晋江和洛阳交汇入海处,淡水与咸水交融,很适合蟹的生长。
事实上,除了“蟹酿橙”,“宋元海丝宴”里还有不少菜品,背后都藏着动人的美食故事。比如,“山海兜”里有一味重要的调味品——胡椒。霍爷现场品鉴后大赞,胡椒才是这道菜的“灵魂”。而经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专家顾问许晓春介绍,霍爷得知胡椒与泉州的渊源始于千年前——宋元时期价值堪比黄金的胡椒主要通过泉州港进入中国,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如果有一艘载胡椒的船去埃及的亚历山大或地中海其他港口的话,那么,必有一百艘来到刺桐港。”这正是泉州宋元海丝贸易盛况的鲜活见证。
如果说,一席盛宴,让霍爷在舌尖上完成了一次对泉州美食的探秘;接下来,一段古渡漫步,则让他的脚尖完成了一次对泉州历史的“千年寻迹”。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是东方第一大港,林銮渡是东方第一大港的第一站,也是出海口,当时中国商船从这里走向世界,外国的商船也从这里上岸,把香料等各国物资送到中国来。
林銮渡是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北婆罗州)而建的码头。早在唐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时,林銮就在各港口展开海上贸易。他在唐开元年间投入巨资,用了近20年的时间,在沿海造了七座石塔,作为引航航标。北宋元祐年间,林銮渡扩建,成为11—14世纪泉州港的重要码头。
了解到这段历史后,霍爷表示,自己之前在泉州走了好多遍,这一次来到林銮渡,才知道泉州的精彩底蕴远不止在宋元,更可追溯至唐朝。这不仅让餐桌上的“宋元海丝宴”有了坚实的基础,更是让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有了足够的底气。
千年盛宴复刻的海丝风味,千年古道跨越的海丝风云,内里暗藏的,是泉州动人心魄的千年“食魂”。
早在2022年初,石狮就启动了“宋元海丝宴”的复原计划。此后,石狮还推动开展《山家清供》学术研讨,探究石狮美食传承和创新的文化基因;举行“宋元海丝宴”暨闽南菜传承创意大赛;将“宋元海丝宴”一路送进全国地标美食名宴清单;2023年2月,“宋元海丝宴”进入中国博物馆展出,成为闽菜第一个进入“国博”的主题文化宴……
“一个文化灵魂人物、一部对本地饮食文化精细总结的著作、一间高品质的餐厅,再加上‘舌尖中国’带来的美食风潮,正是当年潮汕美食出圈的几个要素。”霍爷认为,泉州可以借鉴潮汕经验。目前,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是一个好时机,更需要在当前经验基础上多做提炼。他表示,未来,他定会“再三”“再四”地来泉州,因为,泉州有太多“是什么”等待他探索了。
2025年,和大师一起,追光而行;相信“泉州味道”,定不会辜负每个泉州美食热爱者的热切与深情。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