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时尚女性网阿玛尼营业利润暴跌69%;郑志
美妆领域,悦诗风吟关停天猫海外店,仅保留本土生产商品销售,这是其继 2021年大规模关店后的又一次战略收缩,背后是本土美妆品牌崛起带来的市场挤压;欧莱雅则以约10亿美元收购护发品牌 Color Wow,瞄准功效性细分赛道,该品牌明星产品销售表现亮眼,将丰富欧莱雅专业护发矩阵;Kate Moss 创立的美妆品牌 Cosmoss 进入清算程序。因定位与市场认知偏差、缺乏系统运营,该品牌最终未能持续发展。
时尚品牌领域,资本动作密集。宝尊电商完成对 Sweaty Betty 中国业务的收购,这个曾与 Lululemon 齐名的瑜伽服品牌因定价与本土化问题门店锐减,宝尊计划通过本土资源重构品牌;斯凯奇以超 90 亿美元被 3G 资本收购,交易虽通过反垄断审查却引发股东诉讼。
奢侈品与快时尚承压明显。Armani 2024 年营业利润暴跌 69%,亚太区收入占比下降;H&M 创始人家族增持股份,私有化传闻再起;法国两大快时尚品牌申请破产,反映出平价时尚消费向线上转移的趋势,本土品牌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人事方面,最大的消息是郑志刚辞任新世界发展非执行董事,彻底退出家族企业,其掌舵期间集团市值缩水、债务压力显现。
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近日宣布关闭旗下品牌悦诗风吟(Innisfree)的天猫海外旗舰店,店铺商品已全部下架,仅保留中国本土生产的商品在线销售。该海外旗舰店曾拥有超35.5万粉丝,但近年受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崛起及消费者偏好变化冲击,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据公开数据,悦诗风吟2021年曾大规模关停中国门店(约170家),母公司爱茉莉太平洋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虽同比增长15.7%至1.16万亿韩元,但大中华区通过优化运营实现扭亏为盈。此次调整被视为品牌在华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未来或将进一步收缩海外战线,聚焦本土化产品开发。
中国电商宝尊宣布完成对英国高端瑜伽服品牌Sweaty Betty中国业务的收购,原Gap和Hunter团队接手运营。Sweaty Betty曾与Lululemon齐名,主打英伦风修身剪裁,单品定价750至1180元,但入华后因定价过高,本土化失利,门店从5家锐减至1家,2023年全球营收下滑3.6%。宝尊计划以本土设计、供应链和全渠道能力重构品牌,覆盖从大众到高端的运动市场。此次收购后,宝尊将整合Sweaty Betty与旗下Gap、Hunter品牌资源,试图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点评: Sweaty Betty这回押注宝尊的“魔法”,是要在瑜伽裤赛道上演“咸鱼翻身”还是“二次翻车”?
瑞典快时尚巨头H&M创始人家族佩尔森(Persson)上半年增持4275万股公司股票,持股比例升至64%。德意志银行预测,家族或于2030年前完成私有化。受零售环境承压影响,H&M年初股价已跌9%,市值约1870亿瑞典克朗。近年H&M因过度依赖折扣促销、环保争议频发,2024年净利润暴跌68%至12.89亿瑞典克朗。尽管集团通过关闭低效门店、加码线上渠道自救,但面对Shein、Temu等超快时尚平台的冲击,传统快时尚模式已显疲态。
K11创始人郑志刚辞任新世界发展非执行董事,彻底退出家族企业。2017年接棒后,他主导激进扩张却遇债务危机,2024年集团首亏20亿港元,近期靠882亿港元再融资续命。其妹郑志雯低调接棒,家族权力结构生变。郑志刚掌舵期间,新世界发展市值蒸发逾720亿港元,激进拿地导致负债率飙升,2025年5月更是因延期支付34亿美元永续债利息引发市场恐慌。尽管集团宣称“战略转型”,但地产红利消退、消费需求疲软,新世界能否走出泥潭仍是未知数。
意大利奢侈品牌阿玛尼(Armani)集团2024年营业利润暴跌69%至6700万欧元,亚太区收入占比从21%降至19%,主因中国市场疲软。集团称坚持“温和涨价”策略(涨幅低于通胀率),投资3.32亿欧元翻新纽约、巴黎、米兰等地门店,导致净现金从2023年底的9.46亿欧元骤降至5.7亿欧元。Armani 2024财年销售额23亿欧元(同比-6%),亚太市场受中国拖累跌至19%。集团砸3.32亿欧元翻新旧店,称“不盲目扩张,专注品质”。CEO Giorgio Armani强调“拒绝短期利益,坚持长期主义”。
美国运动品牌Skechers(斯凯奇)以超90亿美元被3G资本收购,交易通过反垄断审查但遭股东起诉,质疑创始人贱卖资产。Skechers近年依赖中国市场增长,2024年收入增速放缓至5%,中国市场贡献超20%营收。3G资本以“成本杀手”著称,曾操盘汉堡王、Tim Hortons等品牌,此次收购或推动Skechers加速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Skechers创始人Robert Greenberg家族持股比例超60%,此次交易被指“家族套现离场”,而潜在买家包括Frasers Group、迅销集团等。
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宣布以约10亿美元收购美国护发品牌Color Wow,其明星产品“梦幻发胶”每4.4秒售一瓶。Color Wow由64岁连续创业者Gail Federici创立,主打“无氨、无酒精”配方,2024年销售额超3亿美元。欧莱雅借此强化专业护发矩阵,与旗下Redken、Matrix等品牌形成协同。行业分析指出,护发品类近年增速超美妆大盘,Color Wow的“科技+便捷”模式契合年轻消费者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欧莱雅2024年接连收购Medik8、Color Wow等品牌,显示其加码功效性细分赛道的决心。
意大利奢侈品牌Roberto Cavalli确认评估“战略合作伙伴”,或再度出售。品牌2019年被迪拜富豪Hussain Sajwani收购后扭亏为盈,2023年销售额1.2亿欧元,但创始人去世后CEO即将离任,中东金主欲甩手。潜在买家包括英国Frasers Group、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等。Cavalli以豹纹印花和华丽设计著称,近年尝试年轻化转型,推出胶囊系列与美妆线,但效果有限。行业分析指出,中东资本对时尚行业的耐心有限,若无法实现持续盈利,品牌恐难逃第三次易主命运。
迅销集团旗下法国品牌Comptoir des Cotonniers和Princesse tam tam申请破产,曾因法式风情风靡一时,但近年持续亏损。迅销曾关店30家自救,但未能挽回颓势,超快时尚平台冲击加剧市场淘汰。数据显示,法国中档成衣市场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2%,Shein、Temu等平台以低价策略抢占份额,而本土品牌如Esprit、Pimkie亦陷入重组危机。行业人士指出,法国快时尚的衰落反映了一个趋势:消费者对“平价时尚”的需求已转向线上,传统实体店模式难以为继。
英国超模Kate Moss创立的高端护肤品牌Cosmoss进入清算程序,欠债400万美元,本人经纪公司成最大债主。品牌定位“顺势疗法+精神疗愈”,单品售价媲美La Mer(面霜95英镑、香水155英镑),但销量惨淡,2023年后停止更新。Kate Moss曾公开表示“对商业化运作无兴趣”,品牌缺乏系统性营销,社交媒体长期停更。行业分析指出,名人美妆品牌依赖“网红效应”,但Kate Moss的个人IP与品牌调性存在割裂:消费者难以将“颓废辣妹”形象与高价“养生护肤”关联,最终导致市场认知混乱。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