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要更加重视科学教育_教育科学
科学教育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途径,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大计。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科学教育。
近年来,科学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科学教育体系持续完善。然而,当前的科学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科学教育基础薄弱,师资不足;科学课程多样性不足,课程内容与前沿科技发展脱节,与人文教育缺乏互动和有效融合;偏重科学知识传授,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培养重视不够;儿童科学教育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持久性有所欠缺,对与科学相关的职业期望较低;科学教育的校内校外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在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发展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切实提升科学教育的地位,使全社会普遍重视起来。各级教育、科技和科协等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加强指导、积极推进,形成推动科学教育的强大合力。中小学要不断丰富科学教育设施和资源建设,许多学校为了开好科学实验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与平台,在学校内外都建设了科学实验室,满足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为了推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科学教育工作,还应鼓励支持建立中小学科学教育评价激励机制,对科学教育先进地区、学校、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努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以育人方式改革为抓手,促进科学课程高质量发展。完善科学课程结构,丰富科学课程内容,深化科学课程教学和评价改革,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意义重大。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实施的主要形式为探究活动。浙江省在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比如,探索以合科的方式实施科学课程,同时允许学校分科开设拓展性课程作为补充;坚持实验科学的本质,扩大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明确各学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目标要求,加强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探索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形成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与科学课程配套的评价体系。此外,科学课程的实施应更加重视育人方式的创新。比如,倡导用项目化学习方式来开展STEM课程的教学,尝试用一个个项目去撬动一个团队乃至一所学校。
深入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教师作为科学教育的实施者,其能力素养决定了科学教育的实施质量。一是师范院校应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大力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师资力量,解决目前存在的专任科学教师缺乏问题;二是建立有效的科学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加强跨学科背景科学教师培养,逐步提高专职科学教师比例,提升科学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开展科学教育的能力水平;三是提升全体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的全过程,把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鼓励教师将科学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此外,学校在工作、生活、进修、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优等方面,要给予科学教师包括科技辅导员队伍必要的政策倾斜,保障专职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加强高水平科学教育研究,构建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生态。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需要从学理上作出回答。比如如何依照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形成贯通大中小幼循序进阶的科学课程规划和设计?如何对科学教育质量、青少年科学素养进行有效评价?科学教育如何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形成资源整合的机制?没有教育教学科研的支撑,科学教育难以行稳致远。
加强多主体协同育人,促进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科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内部工作,也需要社群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不仅是“科学教师”群体的专门工作,也是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专业责任。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各类科普场馆、科研机构、高校的联系,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创新校内外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具有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建设科学教育、科普活动基地,配备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备设施。此外,政府还应该积极鼓励和推进社区、乡镇建设青少年科学活动室,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在政府推动、学校主导、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广覆盖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推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