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及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教育综合改革, 期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推进创业就业, 并从提升人的思想和素质上解决贫困的问题, 即扶贫必扶智。
在人才发展和科技强国进程中,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最大困难在农村和西部, 而西部地区的教育与东部发达省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贫困地区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也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习时刻牵挂着“老乡小康”, 多次强调西部地区、革命老区等为新中国建设不惜代价, 而当前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必须引起全国的关注与支持。他强调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 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 办好教育等民生实事, 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让贫困山区和西部地区的青年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 成为习提出的通过培养人才实现扶贫开发的关键任务, 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追求美好生活是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的向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期盼。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无疑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责任者”与“担当者”。
在十八届中央同中外记者见面时, 习将“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 并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突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怀, 体现了党以人民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 党和国家将“责任担当”寄托于大学生, 新时代的光辉也必将属于未来的青年。习对高等教育的美好愿景更加期盼, 对青年学生的未来予以重托。他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时, 充分肯定大学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 并强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 必须依托高端人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全要素资源有效配置, 而这些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科技、全要素资源, 归根结底就是高等教育努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强国。
习非常注重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他在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时说:“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可见, 习对高等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服务国家发展寄予厚望。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 都需要人才、科技等支撑。习多次强调,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驱动创新是支撑国家战略发展, 推动人才强国的重要因素。
习指出,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要坚持立德树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因此, 做好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传承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等意义重大, 是有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四个自信”的价值基点,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
全面分析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内容, 把握其特点, 是准确理解其教育思想精髓的关键。从习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论断、演讲、报告中, 可以凝练出强育的优先性、创新性、均衡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 习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即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习再次指出, “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教育的“优先性”体现为我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确保教育的经费保障得到优先考虑。习强调, “不断扩大教育投入,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全国教育经费快速增长, 2012年至2016年, 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接近17万亿元, 2016年达到38888亿元, 是2012年的1.36倍, 年均增长7.9%。其中, 财政性教育经费居主导地位, 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
新时代意味着教育将迎来新的使命和任务, 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正好与新时代的要求相符合, 即高等教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技术研发实现国家的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不仅需要靠生态、靠技术, 更需要靠人才, 而这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激发创新活力。
习指出,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 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 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 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 错失发展机遇, 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高等教育不仅培养创新人才, 也能够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更加得到强化, 党和国家颁布系列文件和指导性意见, 都明确将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抓手。我国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创新生态都需要高等教育一代代传承和发展。
习强调, 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 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 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反映到教育上, 就是人民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不平衡体现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落差。
当前, 西部地区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攻坚区域, 更加迫切需要优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供给大量的能够掌握先进技术, 能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专利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因此,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均衡性”引起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习曾明确指出西部地区当前发展存在的困难与人才不足密切相关。2014年,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 他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说:“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 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 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 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 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从习的回信可以看出,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需要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 鼓励更多人才支持西部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 教育要发挥提高生产率, 促进多要素整合, 转化人才红利的作用。如, 高等教育的发展融入到经济转型升级与构建美好生活社会的全过程中, 需要克服高等教育“服务性”不充分的现状, 解决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比较低的问题。
习提出, 必须站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 即用新的教育观来衡量高等教育是否充分发展, 不再是过去那种就教育论教育, 而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 即关键要看这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服务性在新时代征程中, 还将以支撑国家战略推进为重点。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实施, 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贸易往来、工程项目建设、人文交流等方面也日益深化。高等教育作为人文交流的重点, 承担“民心相通”的历史使命;同时, 高等教育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 则是保障倡议“从愿景到行动再到成效”的关键因素。
办好高等教育, 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即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 面向世界、勇于进取, 树立自信、保持特色, 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 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断追赶世界发达国家, 从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 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还与西方一流大学存在较大差距。我国高等教育要从曾经的“跟跑”迈向未来的“领跑”, 必须推动我国的大学迈向世界一流方阵。
习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 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 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 依样画葫芦, 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 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 更要遵循教育规律,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即使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一流, 必有其所长、有其所短, 关键在于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办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个性。”
高等教育规模数量的快速提升, 能够整体提升国民素质, 为经济的增长贡献人力资本;而质量的提升与保障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高质量的核心基础, 就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 高等教育的质量发展与内涵发展, 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关于强化高等教育质量与内涵建设, 促进高等教育从“数量”向“质量”改革转型, 习强调:“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因此, 必须“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他要求教育战线的同志牢记“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既要注重教育‘量’的扩张, 更要突出教育‘质’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着高等教育快速变革, 高等教育的国家治理也不仅仅是考虑国内的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而更多地兼顾国际与国内的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走向。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要更加关注来自国际的挑战和标准。新时代高等教育支撑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在国际视野下来审视其创造力、影响力、竞争力, 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从“边缘”迈向多元开放的“中心”。
习推动的“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全球治理”等, 很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不能“孤立而为”, 必须“拥抱世界”。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 就明确将教育作为推动“民心相通”, 筑牢社会根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明显增强加深, 沿线国家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沟通、教育外交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更加期待高等教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连心桥”。
习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 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 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 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 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
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仅是自身发展, 而是高等教育与经济产业的互动发展, 实现产业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习曾多次强调, 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也必须将高等教育的改革放到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因此, 新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不再是“独奏式”地推动建设, 而应当是“合唱式”地容纳当今及未来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美好生活等诸多元素的综合变革。
2017年12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 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健全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增强创新中心集聚人才资源、牵引产业升级能力。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符合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通过产教融合, 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 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 可以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 以及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核心在于努力推动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国家战略、产业、经济、社会等发展相融合, 更好地激发高等教育的创新活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创新机制。
[2]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论学习贯彻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线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接近17万亿元[N].经济日报, 2017-12-24.
[4]徐小洲, 辛越优, 倪好.论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J].教育研究, 2017 (8) .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