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26岁小伙辞去工作 开网店专卖家乡特产干货
③陈潇跟着渔民出海,用镜头记录下鱿鱼从出水到制作成品的全过程(上图①-③)
闽南网7月31日讯 每天背着一台相机,骑着小摩托收海鲜干货、发快递,26岁的惠安小岞人陈潇在很多人的眼中,只是一个“兼职”拍照跟快递员的小鱼贩。
在同村邻里看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告专业毕业的他,辞去深圳的工作,回到老家干起“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卖海鲜”的活,多少显得有些不务正业。
但这种每日吹着咸咸海风的生活,陈潇甘之如饴。他说:“即使海风把我吹得好黑好黑,即使每天跟海鲜打交道浑身鱼腥味,那又如何?我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可以工作跟生活一起!我可以在那片咸咸的土地上打滚,望着大大的海跟蓝蓝的天做梦和发呆。哈哈!”
工作两年后,今年5月,陈潇辞去深圳的工作,回到那片生他养他的海——老家惠安小岞。
2011年,陈潇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苏无锡和深圳的房地产公司,做过销售管理,跑过工地,工资从开始的1500元,到最后能拿3000~4000元。
但“每天忙忙碌碌的,没有目标,人际关系也很复杂”的生活,并不是陈潇想要的。他说,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一成不变的工作。在外地工作,请一次假回家几天,常常要提前加班两个月。“父母在,不远行,我想陪在父母身边。”
但陈潇回家创业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支持。“有人说,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卖海鲜,怎么你大学本科出来,也跑去卖海鲜了?”质疑的声音很多,其中也包括陈潇的父母,“爸妈觉得我读了4年大学,学费不是都白交了?他们建议我一边开网店,一边再找份合适的工作”。
因为“受不住别人异样的眼光与询问”,陈潇的海鲜干货网店,去年5月31日注册,但今年3月份才开始营业。“你描述得再好,第一步不踏出去,都还是零。”直到4月份,朋友的一席话,才让他勇敢地踏出第一步。5月底,陈潇辞掉工作,回小岞开网店,卖起家乡海鲜干货。
上个月,陈潇跟父亲谈了一个晚上,将成熟的想法和具体的计划告之,父亲才同意,并与他“君子协定”:给他买了一个大冰柜,还提供了几千块钱的水产干货。但限他3个月内做出成绩来,否则乖乖出去找工作。
“开网店只是我朝梦想迈出的第一步”,陈潇结合广告专业优势,用摄影和文案装点小店。
现在每天早上起床,陈潇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网店的业绩。然后,他就骑着摩托车在村里几处批发市场看货、买货。有时还会跑去不远的净峰镇,那里盛产地瓜粉和花生。接到订单后,他又骑着摩托车把货从仓库拿回家里,等着快递上门取货。
晚上则是陈潇的学习时间。没有开网店的经验和系统的培训,主要靠借鉴别人,“我会找一些教程来看,学学如何让网店经营得更好”。陈潇说,网上卖水产干货的并非他一家,怎样才能与众不同?
“比如卖本地鱿鱼干,特产只是第二属性,第一属性是食物本身。要让客户有购买欲望,有很多因素,食物的安全感就是其一。”所以陈潇想到公开制作过程。他决定跟着渔民出海3天,拍摄捕捞各种海鲜的过程,上岸后,再拍摄整个干货晒制过程。另外,陈潇还在各种宝贝后面,链接上环境优美的小岞风光照片,一来让客户放心,二来宣传一下家乡。今后,他还打算拍摄视频放到网上去。
从新鲜度、干货的干度、卖相和味道等细节,陈潇一家家现场看货收货。由于质量好,回头客也很多,有的还成为朋友。“这个月台风,还有网友关心,一位张家界的朋友还寄来了他们那里的特产葛根粉!”
1个多月过去了,网店平均每天能接到10多单,陈潇很有信心可以通过父亲的“考核”,而且他发现,那些异样的眼光开始不见了。陈潇说,开网店只是他朝梦想迈出的第一步。未来,他希望把网店规模做得更大,然后注册一家公司。等到这些都实现了,他想去支教,多做一些公益。
夏天的太阳,把陈潇晒得黑黑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上滑落。“做自己想做的事,很自由、很充实、很开心。街上很多人我都认识,外面吃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吃到,父母也可以常常看到,多好!”陈潇说,“如果你觉得有一件事情很有意义,就要坚持做下去”,让大家看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而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本网记者 张帆 田米 实习生 宋冰冰 文/图)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