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关于家庭教育的8个理念值得父母深思,
朱永新曾说,“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父母的成长和孩子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不断进步、不断学,其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
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而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2.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
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
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会变得很辛苦。
让童年只是童年,允许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他们才能拥有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智。
让童年只是童年,鼓励孩子去玩耍、去跌倒,他们才能拥有丰富的认知和自愈的力量。
我们现在已经把孩子的时间、空间都填得很满了,冷冰冰的试卷,冷冰冰的作业,这不符合我们教育的方向。
童年就应该让孩子快乐地去玩耍,快乐地去行走,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能够阅读、分享,让他们能够和小伙伴儿在一起玩耍、游戏,甚至于打闹。
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让我们无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也会有健康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找到兴趣所在,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质量。一个人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成长而言,主要任务是读书。
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写日记是好惯。通过写日记,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生活进行综和深化思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