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十大特产“五源”之地特色鲜明的三明
基于三明文化鲜明特色、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辨识度,综合三明文化起源、语言、地域、特征诸方面要素看,应统称三明文化,包括考古文化、闽学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新市文化等6大文化分类。
长期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三明作为“”“小三线”建设时代诞生的福建新兴工业城市,没有自己地方文化称谓。2010年代前后,因应海内外客属祭祖活动复兴和第 25届世客会在三明召开,兴起客家文化热潮,客家文化无论研究还是实践,在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巨大影响和力量,客家文化自然而然成为三明文化的代称。
近年来,福建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着力打造朱子文化,三明出于“闽学四贤”的渊源关系,以闽学文化建设为龙头,提出打造闽学文化品牌,由此建设了一批如城市绿道、十里闽学文化长廊、紫云闽学村等闽学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景观。
2017年12月,由三明学院、三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三明地方文化研讨会召开,部分三明学者、文化工作者提出了以闽中文化概念作为三明地域特色文化的名称,得到省内学者的首肯。究竟三明地域特色文化由哪些因素构成,该怎么称呼三明文化,至今没有明确、规范的定论。
在笔者看来,文化是社会发展与人类创造的才智在历史上达到的水平,是某一个特定族群世代在一个自然的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所积累出来的相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族群归属感跟信仰的认同。
资中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今天的争论》一文中,把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在悠长的历史中,在一种制度下形成的、渗透到民族的血脉中的集体记忆,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表现为语言、文字、服装、节庆、建筑、信仰、艺术等形式,而仅从艺术中,又可分为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电影等门类。
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一书中,对文化与文明的区别,采用了伊里亚斯(1897~1990)的说法,把文化看成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把文明看成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也就是说,文化与传统有关,表现着过去对现在如影随形的影响,而文明与未来有关,表示着将来普遍的趋势和方向。
就是说,文化元素及其分布、组合和发展在地域内存在复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面临某一个具备文化符号属性的事物,不要特别的文字和言语解释,以一般人的社会经验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什么文化属性的东西。
葛兆光说,对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从人类的种种不同分法,即从人种、语言或宗教、地域、阶层等划分,都不能与文化重叠。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需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具体说,中国文化传统是使得中国人和其他人有着不一样的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
基于三明文化与国内、省内文化的差异性和辨识度,我们从考察三明文化的起源入手。三明是福建历史最老和最新的地域,对三明地域特色文化的来源和构成,通常是以三明的“五源”为概括。
闽人源,习时任福建省长保护下来的万寿岩新石器人类考古遗址,把福建人类历史推进到18万年前,今年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福建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明溪县南山考古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入围“2017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闽学源,“闽学四贤”中的朱熹、杨时、罗从彦就出生在三明,李侗也在三明从事过学术活动。
闽师源,是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福建原省委书记叶飞为三明师范学校校史资料集题写的书名,作为现在三明学院的前身是全闽师范大学堂。
闽江源,1991~1992年福建省闽江江源考察队,两次考察确认福建的母亲河闽江发源于建宁县均口镇台田溪,并刻石为凭。
客家源,“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县石壁村被确认为客家祖地,每年在此举办世界客属祭祖大典,2012年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三明举办。
黄莱笙2014年6月11日在《东南快报》刊发《漫谈三明本土文化特色及其文艺创作脉流》一文,从最老最新交织形成的三明本土文化多元特征对三明文化元素进行概括,提出由闽学、红色、客家、工业、现代移民、森林、生态文化等7大可供深入挖掘的主打元素构成了三明本土文化特色体系。
林日上在《闽中地域及其文化特征描述》一文认为,“从地域文化而言,世界各地文化,一般都以地域、国家、朝代、种族或分类命名,如古希腊、埃及、印度、玛雅、中华文化,而没有以某一特定载体,去替代或涵盖一个国家或地域的文化。”他把三明文化概括为闽中湖山、农耕、古人类遗址、客家、闽学、红色、抗战、土堡、工业、精神文明等10大文化元素。三明市委宣传部课题组《推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三明论坛》2017年第5期)把三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红色文化、闽学文化、客家文化和多元文化等4个方面。
笔者认同黄莱笙三明文化整体作为多元文化特征定位,同时认为三明文化元素个体也并不单一,7个具体分类仍可值得商榷,后3类可一并归为现代新兴城市文化,简称新市文化。
既可从文化变迁和精神素质划分,也可从文化特征归类。2017年11月13日《中国文化报》发表福建省文化厅长石建平在《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实现福建文化发展改革新作为》一文,并未将福建文化分类单一从地域或年代进行划分,而是侧重福建特色优秀文化内涵分为红色文化、朱子文化、妈祖文化、闽南文化、闽台文化、客家文化、海丝文化、林则徐精神。
在2018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务中,也是综合地域、民族、信仰等多种因素,提出“抓好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畲族文化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期间推出的,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你好福建》丛书,对福建文化则着重从文化特征进行分类,福建文化由朱子文化、船政文化、饮茶文化、陶瓷文化、戏剧文化、服饰文化、民居文化、妈祖文化构成。
从语言和地域看,全国汉语方言7大类,福建占用5类,分别是闽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区、吴方言和北方方言。而分布最广的闽方言又划分为闽北话、闽南话、闽东话、闽中话、莆仙话。流行闽南话的厦漳泉三地包括台澎金马地区共同主打闽南文化,妈祖文化主要以莆田地区为主。在国家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创建中客家文化包括赣南、闽西、梅州等地域构成,闽西的客家文化又包括龙岩5县和三明3县。闽中文化,又称闽都文化,主要以福州为中心,加上宁德部分地区、三明尤溪、大田等地构成。因而,以客家文化或闽中文化单独代表三明文化,存在局部无法涵盖整体的弊病。何况三明历史上也不是一个整体,就以近现代来看,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曾属于南平地区,永安、清流、宁化、明溪曾属于龙岩地区,大田曾属于晋江(今泉州)地区。
三明作为福建最年轻的城市,是1958年中国人亲手建立起来,作为先有工业后有城市的福建省新兴工业城市,朱德在“”年代留下了《三明新市》诗篇,工业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小三线建设形成的移民文化也是融于工业文化之中,明溪人上世纪90年代移民海外东欧也仅是局部、个案,加上三明作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森林、生态文化也是与三明新市一脉相承的;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兴工业城市建设,“五讲四美三热爱”从三明发轫,作为闻名全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发源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背景作为三明新市的要素也不容忽视,而这些都可归入新兴城市这个综合体。
同时,三明的红色文化渊源深厚,12个县(市、区)均被中央党史办认定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老区范围,宁化县是4个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从事过革命实践活动,还留下《如梦令·元旦》《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等壮丽词篇。2016年以来,福建又率先主打红色文化,三明出台了第一部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地方性法规。永安作为抗战时期临时省会,不论从国共合作、闽台关系,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看,地位都十分重要,抗战遗址遗存十分丰富。此外,集美学村内迁大田的文化史迹及传承发展也是三明抗战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于三明文化鲜明特色、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辨识度,综合三明文化起源、语言、地域、特征诸方面要素看,应统称三明文化,包括考古文化、闽学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新市文化等6大文化分类。
最新 大田“章公祖师”肉身坐佛案首次国内开庭,庭审情况是这样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3-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9
联系邮箱: